《模仿犯》電影 vs 小說|無雷心得

由中居正廣主演的《模仿犯》電影 2002 在日本上映,看完五味雜陳一言難盡,說是只憑演員的表現和中居的顏質撐起整部電影也不為過,不論有沒有看過原著都不建議大家特地去找影片來看(笑),但如果是要看年輕時美顏盛世的中居倒是強推!

可以配著原聲帶看~

《模仿犯》電影和小說不同之處

雖然礙於時長限制,電影本來就很難呈現出原著的情境了,不過看到前半部為止(除了聲紋辨識的部分以外)還原度都還算高,比如有馬義男和塚田真一在警局門口初次見面、嫌疑犯 T 突然憤而起身,是連演員們的動作都和原著小說相同,但後來就一言難盡了(笑)

破案線索

《模仿犯》原著小說裡兇手多次變聲打電話給電視臺,雖然通話錄音是變聲處理後的人聲,但透過聲紋辨識技術,至少可以根據聲音波形來判斷通話錄音是否來自同一個人,這是促使警方轉往二人做案調查的重要依據之一,而電影版中的聲紋辨識則是從一開始就被否決掉。

主角人設

小說中的前畑滋子獨立勇敢,她在女性普遍婚後全職當家庭主婦的社會風氣下維持工作,對報導文學也自有一翻見解,她衝勁十足,竟然隻身前往兇手的別墅尋找線索,她不露聲色,在已經摸清兇手底細後沒有大肆宣揚,而是做足準備,試圖激怒對方並迫使他在直播節目上親口承認罪刑。

但電影裡的滋子完全看不到這些特質!可能礙於電影時長限制,滋子的老公直接變成兇案的受害者,而喪夫的滋子也跟著喪志,突然從採訪被害人家屬變成被害人家屬反過來鼓勵她。

無中生有

不是翻拍就得完全忠於原著的意思,是電影版「添加」了兩段讓人看了一頭霧水的情節:一是兇手會講各國語言,二是被害人家屬有馬義男突然被兇手託付小孩;好吧前者或許可以理解成要呈現兇手是高知識分子,但突然冒出小孩我真的不懂???

無雷心得

雖然吐槽成這樣還是有喜歡的橋段!

想變成為人所驚嘆、長留於記憶中的英雄的話,就應該去感動普通人,學會去愛;然而你做不到,因為從來沒有大人教過你這些

《模仿犯》電影 – 有馬義男

靜靜聽著這段話的中居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,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這情節要是加入原著小說也毫無違和了。

可是整體來說還是不建議大家專程去找電影來看。

《模仿犯》我最開始是先看了電影,但九十萬字的小說要塞進兩小時似乎太勉強,看得一頭霧水於是去看小說,看完小說再重看一次電影,結果!看第二次電影的時候加倍困惑,覺得欲哭無淚甚至有點生氣,到底都看了什麼啊哈哈哈哈。

上面說的三點和小說的差別暫且當作編導和原著的價值觀不同好了,但撇除這些,其餘人物和情節也塞太滿,塚田真一和滋子的互動(電影裡真一突然就住到滋子家)、兩位兇手的童年(包含心理層面的剖析,在小說中佔相當多篇幅)、高井由美子的戲份… 省略掉這些就造成人物不夠立體,行為動機前因後果無法連貫。

題外話,中居之後在節目上說當時導演給的指示都相當具體,細節到臉上皺紋要再多一條或少一條,他只是提供中居正廣這項「素材」全心配合導演,還開玩笑說跟電影比起來還是最喜歡綜藝了😂

圖片來源/相關連結

Mohou-han (2002) – IMDb

宮部美幸《模仿犯》小說劇情&讀後感(有雷慎入)

oshare nakai模仿犯宣番_哔哩哔哩_bilibili

模仿犯 making_哔哩哔哩_bilibili

謝謝收看

呀比

彩蛋

送看到這裡(或是剛看完電影版一樣困惑要尋找共鳴)的朋朋們兩個彩蛋:在氣氛嚴肅的拍攝現場利用空檔表演用手放屁破音

Views:

1,290 次瀏覽

發表迴響